在现代生活中,心源性猝死(Sudden Cardiac Arrest,SCA)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,它是一种突发、无预警的心脏功能突然丧失,可能导致身体瞬间停止呼吸和心脏跳动,一旦发生,生存率相对较低,了解其背后的三大主要原因,不仅有助于预防,还能在危机时刻提供及时的自救策略,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三大“杀手”。
1、内部心脏问题: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,冠状动脉疾病,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肌梗塞或严重的心律失常,如心房颤动、室颤,都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引发心脏骤停,这些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压、吸烟、高胆固醇、糖尿病等不良生活习惯累积而来,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护至关重要。
2、遗传因素: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,特别是那些存在遗传性心脏病(如遗传性心肌病、长QT综合症等)的人,面临的风险会显著增加,他们需要更加警惕自身症状,如胸痛、晕厥等,并定期进行基因检测,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。
3、环境因素:某些环境压力和急性事件也可能触发心源性猝死,比如剧烈运动后未适当恢复、药物过量、酒精中毒、过度疲劳、情绪极度波动等,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避免过度劳累,合理用药,以及在极端情况下懂得如何应对,都是防止这类事件的重要环节。
自救措施:
- 若怀疑自己或他人发生SCA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(如在中国,为120),并开始CPR(心肺复苏);
- 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如果附近有,应尽快使用,它能准确判断并恢复心脏电活动;
- 永远不要试图给心脏按摩,因为这可能会延缓电除颤的机会,甚至可能使情况恶化。
预防心源性猝死并非一朝一夕,而是一个全方位、多角度的过程,通过定期体检、健康生活方式、遗传咨询、心理调适以及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,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这一致命疾病的发病率,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,生命在于细节,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乎生死。